《道風 · 靈修》靜遊 · 道風山

 

這是《道風 · 靈修》月訊第二期。


靜修之地


疫情之後,很多 YouTube 新片在網上介紹市民如何行道風山。細看之下,發覺幾乎沒有人能正確地介紹道風山是「靜修場地」!其實,若我們能安靜地行山,除了舒展身心外,更會發現一份心靈領悟,並不是喧嚷的心可以領受的。再者,我們也應該尊重這是基督教靜修場地。


標誌圖示


最近,服務處同工設立了13個標誌圖示,分別安裝在道風山13個景點,作為景點的簡介。每個標誌更設置二維碼 (QR code),讓人以手機登入,可以較為詳細了解景點的信仰含意,並設有相關的聖經金句,可以啟發心靈的領悟。


「聲音導航」道風山


道風山基督教叢林會開始啟用全新網站,內容更加豐富,其中有自助遊道風山的「聲音導航」。在13個景點地標中,最基本卻最易被忽略的就是「山門入口——道風境界」。讓我們保持心靈安靜,在山上或網上進入「道風境界」。


「山門入口——道風境界」


簡介:道風山由挪威傳教士艾香德牧師(Rev. Karl Ludvig Reichelt, 1877-1952)於1930年創辦。「道」是上帝的話,也是指「道成肉身」的基督。「風」就是指聖靈如風,無處不在。「境界」是指向神聖的空間。所以,踏進「道風境界」拱門入口,就是踏進靈風颯颯的修道場所。進入時應保持心靈安靜。參《道風山歷史與靜修指引》頁1

「求你發出你的亮光和真實,好引導我,帶我到你的聖山,到你的居所!」

經文:《詩篇》四十三篇3節

溫馨提示:

1)本山是靜修場地:遊人應保持安靜,切勿喧嘩嬉戲。
2)本山詳細資料:可到「道風山諮詢中心/藝術軒」取閱免費單張,或購買《道風行禱》、《道風山歷史與靜修指引》及《風隨意思而吹: 艾香德與漢語神學》。或預約導師帶領「道風遊
3) 本山歷史建築:多建於1930年代,維修耗費龐大。有意捐款支持者,可聯絡「道風山服務處」 


陳誠東牧師/博士 (靈修部主任)